茶百戏的历史意义茶百戏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、是我国珍稀的文化资源,是再现古代点茶、斗茶文化的重要技艺。

历史发展

茶百戏始于唐代,刘禹锡在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中写道“骤雨松声入鼎来,白云满碗花徘徊”诗句中的“白云”“花”就是对茶汤形成景象的生动描绘。流传于唐代闽北的“斗茶”习俗,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茶的产生。

时至宋代,分茶因受到帝王、朝臣以及文人的推崇,发展到了极致。“艺术家皇帝”宋徽宗不仅撰写《大观茶论》论述点茶、分茶,还亲自烹茶刺宴群臣。皇帝的推崇引起了效仿,许多文人如陶谷、陆游、苏轼都喜爱分茶,留下了许多描述分茶的诗文。陶谷在《荈茗录》中记载:“茶至唐始盛。近世有下汤运匕,别施妙诀,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,禽兽虫鱼花草之属,纤巧如画,但须臾即就散灭。但须臾即就散灭。此茶之变也,时人谓之茶百戏。”

元代由于受游牧民族统治,精致儒雅的分茶茶艺逐渐衰落。明太祖朱元璋罢造团饼茶、推行叶焙散茶后,清代后至今未见分茶的详细文献记载,茶百戏技艺渐失。

经典赏析

骤雨松声入鼎来, 白云满碗花徘徊。

——刘禹锡《西山兰若试茶歌》

诗人在诗篇中记载了茶汤 的表面幻变出白云和 花朵的情景。

上命近侍取茶具,亲手注汤击拂,少倾,白乳浮 盏,如疏星淡月。

——蔡京《延福宫曲宴记》

诗中记载了宋徽宗为群臣演示点茶茶艺的一幕,茶汤里形成的图案如白云、如月亮、如星星。

上春精择建溪芽,携向云窗力斗茶。

——宋徽宗《宫词》

诗篇中的琼花实际上是点茶时使茶汤呈现泡沫的效果。

矮纸斜行闲作草,晴窗细乳戏分茶。

——陆游《临安春雨初霁》

诗中记载了宋徽宗为群臣演示点茶茶艺的一幕,茶汤里形成的图案如白云、如月亮、如星星。

搅云飞雪一番新,谁念幽人尚食陈。三生玉川子, 破除干饼建溪春。

——宋朱松《答卓民表送茶》

诗中记载了用闽北茶进行分茶的情景。

鹧鸪碗面云萦字,兔褐瓯心雪作泓。

——杨万里《陈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 手分似》

诗中描述了用建盏在茶汤中形成图案的情景。